鱼都以被做成西湖醋鱼为耻

发布时间: 2024-07-07 14:42:22
101
80

来源:智能相对论(aixdlun)作者:王伊诗近日,有一个视频在养宠圈中广泛流传,引无数养宠人士潸然泪下。视频的主角是动物行为专家HeidiWright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,HeidiWright以她的能力为媒介,将导 ...
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我和同事小缨去北京出差,办完公事已是周五的下午,我们决定自费在北京玩两天。北京办公室的同事好客,执意要尽地主之谊,做我们的向导,我们恭敬不如从命。

小缨带了一架照相机,我们事先买了一卷柯达胶卷。第一天玩得很嗨,看什么都兴奋,拗出各种拍照造型。第二天上午,胶卷用得所剩无几,兴奋劲也耗得差不多了。小缨对北京同事说,想去买一卷二十四张的胶卷。她怕再添三十六张,用不完躺在相机里,等下一个拍照机会,延时冲印,时过境迁。不如少买几张,一次性用完,即时看美照,快乐一气呵成。北京同事听着脸上掠过一丝不屑,憋下一口气,又把话吐了出来:都说你们上海人精明,不是亲眼所见,我都不敢相信。我们从未想过买半卷胶卷,想的是多就多拍点呗。我们边走边聊,到了附近的照相器材店,开口一问,店员朝我们翻了翻白眼说:只卖三十六张的。我们不再坚持寻找下一家,付了钱拿了东西走人。之后的半天,为了用完胶卷,我们拍到后来索然无味。

那时上海确有卖二十四张一卷的胶卷,小缨的想法我能理解,就像看左邻右舍的当家人,精细盘算一日三餐一样。我有十几年,住在市中心老式里弄房子里。下班走进弄堂,各种烹饪美味扑鼻而来,煎臭豆腐、烧糖醋小排、炒韭菜、炖老母鸡汤,食欲一下子被吊了起来。“煮妇”们趁煮饭烧菜空隙,到隔壁厨房串个门,看看人家烧点啥,切磋一下做菜技艺,或者来借来还葱、姜、蒜,顺便拉几句家常:“张家姆妈,今朝吃腌笃鲜啦,时鲜货哦。我等春笋价钿下来点再买。”“李家阿婆,你买嘎西多带鱼,几钿一斤?”李家阿婆答:“三角一斤。”“格算额嘛,我的三角五分一斤,跟侬额一样阔。”李家阿婆说:“我买额是收摊货。”“噢,我以后也晚点去买。”

我们那条弄堂只有十几户人家,小职员居多,吃吃算算过日子常见,巧媳妇们精打细算,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现如今地域的差异,生活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,精打细算已不再只是上海人的标签了。今年年初,我参加跟团旅游,团里十几个人,来自不同的城市,各自向不同的旅行社报名付款。玩了两三天,人头熟了,八卦心重的人,开始挨个打听实付的团费,问下来差异少则几百元,多则两千多元。有对从N市来的夫妇,团费最低。被细究,原因是他们提前了四个月付费,夫妇二人共省团费约五千元。前几天,那位女士和我微信聊天说,下一站将去英国和爱尔兰,三月份就和旅行社签订合同,付了定金,出发日选在学校放暑假前六月二十九日。这次又拿到了不错的价格,和网上现价比,夫妇二人省了一万多元。我夸他们生财有道,对方说没啥大诀窍:早规划早付定金,淡季出行,你也可以做到的。我想了想说:恐怕不能,因为时隔三四个月,有太多的不确定性,到时万一时间上和其他要事有冲突,去不了,定金被拗掉,得不偿失。她说:掌控得法,风险发生的概率极低。

归纳起来,我前同事小缨的精打细算,着眼于不浪费,和时下请人去饭店吃饭,不再为摆阔而过度点菜类似。“煮妇”们的精打细算,是掂量着钱袋子,把握买菜的时段,吃时令菜的时机。旅友们的精打细算,功夫下在提前规划、淡季出行、风险掌控上。平民百姓开源不来“小目标”的数额,在确保生活质量、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,用心节流不失为一种生活智慧。(瑞秋)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看帖是喜欢,评论才是真爱:

全部回复(1)

我要评论